您好,欢迎来到中共新乡市委党校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科研资政市情研究

调研报告选载---选调生如何上好农村基层锻炼实践课

发布时间:2021-07-13 浏览量:1749


——选调生宋云天同志驻村情况调查

中共新乡市委党校 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调研组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总书记的话语为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选拔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工作锻炼,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要途径。宋云天同志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作为选调生来到辉县市冀屯镇前姚村工作。驻村一年来,在镇党委的领导和帮助下,他自觉地将身心“扎根”在群众中,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为群众办成了一件件好事实事,自身能力品质也得到明显提高。短短一年时间,宋云天在破解农村发展的难题和矛盾中锻炼成长,迅速从一个青年学生转变为优秀基层干部。新乡市委党校组织力量进行深入调研后认为,宋云天的成长过程值得深入研究,冀屯镇党委对选调生培养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宋云天,201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在校期间曾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毕业后选调至辉县市冀屯镇前姚村任第一书记。任职一年来,宋云天在镇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团结依靠全村干部群众解决了一批村里历史遗留问题,在全镇率先完成宅基地确权改革任务,成功敲响辉县市集体土地入市的“第一锤”,策划举办冀屯镇首届“向阳花海”乡村文旅节等,为群众办成了一系列好事、实事,打开了前姚村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宋云天同志驻村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成绩

前姚村位于辉县市以西18公里处,全村共有586户2256人,1100亩耕地。村党支部有59名党员。入村工作以来,宋云天在镇村干部的支持下能够快速进入角色、融入农村,带领全村干部干成了一系列实事,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信赖。

(一)积极推动农村五项重点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发挥自身优势,科学制定村庄规划。宋云天先后6次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新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来村实地调研,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编制了前姚村村庄规划(2020-2035年),确定了“南抓观光农业,北抓高效种植,东抓生态游乐,西抓商贸开发”的发展思路,为激发盘活村庄资源,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率先推动完成了宅基地改革。2020年4月,前姚村作为冀屯镇首批试点村率先启动了宅基地改革工作。近半年的时间内,宋云天与村干部公道公平制定标准,逐家逐户宣传政策,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保证了改革顺利推进。通过宅基地改革,全村腾退土地6.41亩,收取有偿使用费14.93万元。

三是敲响了辉县市集体土地入市改革的“第一锤”。为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宋云天和前姚村干部在上级支持下,推动完成了村内3宗共5.11亩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工作,为村集体增收174.49万元。利用该笔资金,前姚村投资建设门面房33间,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4万元。借助农村五项重点改革,前姚村集体年收入由此前的不足6万元增至30.3万元,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二)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一是发展观光农业,助力村民增收。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农民的“增产不增收”问题,宋云天在冀屯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导农户调整传统的“一麦一秋”种植结构,以“农业+旅游”的思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经过半年的持续工作,宋云天与村干部成功动员118户村民流转近千亩土地,种植油葵、油菜,发展观光农业。2020年8月,他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策划举办了首届“向阳花海”乡村文旅节,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冀屯镇与前姚村的影响力。

二是建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新乡分站,搭建乡村引知引智桥梁与纽带。为了解决村庄闲置空间利用问题,宋云天积极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先后邀请十余位清华大学师生来前姚村实践调研,联络促成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新乡分站落地冀屯。借助清华师生专业优势,完成了冀屯镇前姚村、褚邱村的废弃农房改造设计工作。建成后的乡村振兴工作站点将为村集体提供出租盈利的资产,为群众提供具有审美品位的活动空间,为后续清华同学长期驻村实践提供活动场所,为推进人才振兴、乡村引知引智搭建桥梁与纽带。

三是发挥全村团员青年生力军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经过深入调研宋云天发现,前姚村存在党员干部老龄化、基层治理青年缺位的突出问题。为了破解这一矛盾,宋云天对村内青年信息进行了全面摸排,推动组建了前姚村团支部与青年志愿者队伍,以“党建带团建”为引擎,引领团员青年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组织他们参与疫情防控、义务献血、环境整治、困难帮扶、功课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四是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运用自己掌握的工程专业知识,宋云天牵头设计并完成了村内河道生态整治工程,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再生水引入河道,打造化污为美的生态景观。协助村干部积极争取多方资源,在辉县市级项目的支持下硬化村内道路街巷16,000平方米,新打机井3眼,便利群众生产生活,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三)以真心赢得信赖,切实服务群众

一是敢于担当,疫情防控冲在前。2020年春节期间,宋云天同志接到防控新冠肺炎的工作指令后立即从周口老家返回前姚村,同干部群众共同防疫。防疫工作中,宋云天身兼数职,忠于职守,既是值守卡点的“守门员”、排查上报的“信息员”,又是采买物资的“快递员”、微信宣传的“通讯员”,奋战在防疫工作第一线。

二是直面问题,化解矛盾促和谐。长期以来,前姚村存在多起涉及宅基地批划、违章建筑、邻里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矛盾面前,宋云天发挥群众力量,依靠群众智慧,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捋顺了干群关系,促成了团结和谐,为村里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扫清了障碍。

三是情系百姓,点滴服务暖人心。虽然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比较繁重,宋云天同志仍坚持工作之余为村民做事。他利用工作间歇为村内三十余位中小学生开展一对一课业辅导,多次前往乡、村中小学开展励志讲座,激励青少年努力向上。为了增强村民劳动技能,宋云天争取辉县市人社局支持,在村内开设多期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十余位村民实现务工就业。为了满足村民学习提升需求,宋云天动员清华校友捐赠多批图书资料,联络整合各类在线教育资源,帮助村民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技能。

二、从宋云天的成长过程看年轻干部如何健康快速成长

(一)快速融入,把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

作为选调生,要把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靠青年学子的真心实意建立同广大农村群众的深厚感情。入村后,宋云天同志充分发挥自身学历优势,自觉为村内中小学生辅导功课,在各种勤快热心的服务过程中很快获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宋云天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头,主动上门解决群众的各类问题,多次自掏腰包救助困难家庭,他的真心实意地打动了村民。工作生活中,宋云天虚心地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逐渐学会了用农民群众的语言、方法解决群众的问题,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从青年学生到优秀基层干部的转变。

(二)坚守基层一线,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驻村以来,宋云天始终牢记自己“由党组织派来服务群众”的使命任务,自觉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以工作岗位为家,坚持吃住在村。工作中,他专挑脏活、重活、累活,始终同干部群众一起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回到工作岗位。在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禁烧防汛等工作中,他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宋云天同志用一以贯之的坚守和实干赢得群众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三)直面困难考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选调生,必须善于把理论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当好农村基层干部,宋云天勇于实践、善于总结,逐渐地掌握了抓班子、带队伍、做工作的有效方法。在矛盾纠纷、急难工作、改革任务面前,宋云天直面考验,迎难而上解决了许多复杂问题。为了拆除违章建筑,宋云天多次走访村民,耐心地做群众工作,最终实现和谐拆迁。针对油葵种植中部分群众意愿不强的问题,他自费带领种植大户和群众外出学习考察,入户做群众工作,打消了群众顾虑,历时两个多月顺利完成了种植任务。他针对集体土地入市缺乏经验的困惑,多次到上级部门争取支持,走访大量农户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推动集体土地成功入市。一年来,宋云天经受了各种委屈,顶住了种种压力,以务实创新的方法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逐渐地提升了自身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作为青年干部的整体能力。

(四)锤炼初心,坚定扎根基层的信念

一年的驻村经历使宋云天深刻地领会了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对青年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殷切期望和要求,深切体会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强烈感受到乡村振兴中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坚定了奉献基层的理想信念。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部署要求,阅读大量书籍研究“三农”问题,针对驻村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深入研究,决心长期扎根基层,以优异工作成绩回报党和人民的培养。

三、冀屯镇党委培养锻炼选调生及年轻干部的做法和经验

(一)带正路子,锤炼选调生的政治品格

和平年代,年轻干部没了烽火硝烟的磨砺、少了生死存亡的考验,他们的忠诚和信仰更多地体现在每一次选择、每一种坚守、每一项大事难事的考验中。锻炼培养选调生队伍,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对其经常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和爱岗敬业等方面的教育;应该通过一次次急难险重工作的考验,引导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同志是一名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他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坚守基层22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耳濡目染地影响着、教育着年轻干部。宋云天到村任职以来,赵化录一方面多次带他走村入户,走访干部、党员、群众,了解村情民意,另一方面不断地交办大事难事进行锻炼、考验,助其快速成长。该镇的实践证明,要充分发挥优秀干部示范带动效应,教育引导选调生对党忠诚、淡薄名利、亲民爱民、敢于担当,把他们培养成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

(二)压实担子,提高选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调生制度是党培养干部的重要制度。如果大学生经历简单、浮在上面,仅是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他们往往是“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想法缺办法,不缺干劲缺韧劲”,难以健康成长。因此,必须把选调生放到艰苦的基层、复杂的岗位去摔打、去锻炼。让他们直接参与诸如农村“两委”换届、五项重点改革、脱贫攻坚,乃至征地、拆迁等急难险重任务,使之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学会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方法解决群众的问题,培养他们敢于碰硬、不怕吃苦的精神,积累他们基层历练的经验,提升他们攻坚克难的能力。宋云天的成长经历就是有力例证。冀屯镇党委通过让宋云天担任前姚村第一书记,从开始协助两委工作到主持村内全面工作,大胆使用,敢于压担,使其得到快速成长。该镇这一做法启示我们,让选调生到农村基层锻炼、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是提高他们处理复杂问题、提升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扶好“梯子”,加强对选调生的“传帮带”

实践证明,干部成长虽无捷径可走,但有规律可循。主要是穿好针、引好线,让他们少走弯路。应让政治责任感强、作风正派、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对选调生进行传帮带,并根据选调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经常给他们提要求、教方法、传经验。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同志,善于把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家评价他“办法多、点子多,农村工作有一套”。比如,他建立“夜学互动”制度,每周抽出一个晚上,专门听取宋云天等年轻干部汇报近期思想动态、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等,帮助分析研判,提出解决思路,使他们的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该镇的实践证明,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离不开老干部的“传帮带”。

(四)敢给“位子”,为选调生搭建成才的平台

经过严格选拔的选调生,大多素质较高,他们渴望组织多给机会、多交任务、多参加实践锻炼。应该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大胆拓展用人平台,让优秀选调生更快成才。要结合选调生学历背景、性格特征、个人专长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岗位进行锻炼,以发挥他们的长处和优势,为他们提供发挥潜能创造发展的机会。考虑到选调生年轻有朝气、素质较高的特点,要坚持有为才有位的原则,对那些安心基层、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选调生,敢于放到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上去独当一面。冀屯镇党委通过让宋云天担任镇长助理、招商办主任等职务,让其全面参与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工作,为发挥选调生作用搭建了许多平台。该镇的这一做法启示我们,应突破资历、台阶、平衡照顾等观念束缚,大胆提拔使用成长迅速、条件成熟的选调生。


调研组成员:朱兴梅、陈婉馨、张敬民